精彩资讯
导航
电影:
科幻片动作片恐怖片爱情片喜剧片战争片动画片纪录片BL电影LES片剧情片其他片资料库微电影新片库经典片

科幻硬片口碑逆天,为何沦为票房毒药?

日前登陆内地的好莱坞科幻片《湮灭》获得了烂番茄新鲜度87%认证、MTC权威媒体均分79的优秀口碑,上映前好评度极高。然而公映五天后,影片累计内地票房不足4300万元,扑街命运已无法逆转。


作为批片引进内地,《湮灭》的票房征途举步维艰其实是意料之中的状况。不过它在本土北美票房表现更加令片方崩溃。该片于2月23日登陆北美2000余家影院,首周末仅收1100万美元位居第四,随后一路滑坡。公映两个月之后,《湮灭》的本土票房累计只有3268万美元,连4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数字都没有达到。


然而《湮灭》并不是最近唯一被票房“辜负”的科幻佳作。索尼与阿尔肯娱乐斥1.5亿美金巨资打造的《银翼杀手2049》北美票房未能破亿,捧回两座奥斯卡之后仍然面对着8000万美元的巨额亏损,续集恐怕是没戏了。


丹尼斯·维伦纽瓦在《银翼杀手2049》之前拍摄的商业科幻片《降临》同样深陷叫好不叫座的怪圈。获得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、最佳改编剧本剧本、最佳女主角等八项奥斯卡提名的《降临》,北美总票房勉强破亿,全球市场总票房2.03亿美元。投资4700万美元的大片场作品《疯狂的麦克斯:狂暴之路》同样投资1.5亿美元,这部被克里斯托弗·诺兰称为“完美电影”的末世科幻续集在北美以1.54亿美元收官,全球总票房3.78亿美元,成绩很难令投资人满意。


拥有好莱坞一线明星阵容与媒体盛赞的品质保证,为什么这些科幻“硬”片还会频频沦为票房毒药?它们为何无法吸引观众走进影院呢?


主流观众不买账:喜欢爆米花,抗拒烧脑


如今的科幻电影可以划成两大类别。一类以《星球大战》与超级英雄大片为代表,拥有科幻的表象,用科技发展推动未来世界与未知宇宙的设定,故事的内核依然把人视作宇宙变革的重心。


哪怕在浩瀚宇宙之中,人们面对的还是那些家长里短的事情,谈论爱情与亲情等熟悉的事物。这里科幻是调味的佐料,不去触及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与科技进步面对的问题,花样做的再好,到底不是科幻“硬菜”。


另一类是更加“硬核”的科幻电影,这些作品里,宇宙万物不再绕着人类转。主人公往往是茫茫星际中的微小存在,在面对未来与未知的时候受到认知与灵魂的考验。它们的命题是探索科学带来的伦理悖论与反噬风险,分析人类与宇宙的关系,并向观众的理解和认知发出挑战,比如《银翼杀手》系列、《2001太空漫游》,比如《湮灭》、《降临》、《机械姬》。


主流观众日常来到影院是为了放松与休闲,他们想要爆米花与快餐,追求感官的刺激和愉悦,不热衷于刷新世界观,无意让电影成为一次颠覆自我的挑战。


因此他们对前一类科幻大片趋之若鹜。打开年度票房榜,北美市场最卖座的大片永远是《星球大战》、漫威DC超级英雄大片、《头号玩家》等娱乐性远远高于科幻性的电影。同时,这批北美主流观众也表现出对严肃烧脑题材的抗拒心态,缺乏耐性与全神贯注的动力去细品一道道科幻“硬菜”,被影迷和媒体点赞的《湮灭》在CinemaScore网站的观众口碑只得到评分C。


《湮灭》与《银翼杀手2049》在大众面前不受宠,也是吃了娱乐性太弱的亏。这些电影基调冷静理性、笑点几乎为零。你无法强求辛苦一天或一周的普通观众,坐在电影院的椅子前继续感受压抑和负能量。能接受以丧治丧的观众毕竟是少数。


硬科幻大片想要热卖去触及普通观众,那么平衡科学与娱乐元素成了唯一的出路。雷德利·斯科特基于同名畅销小说拍摄的《火星救援》就是兼顾娱乐效果与科学真实性的范例,北美观众乖乖掏出2亿美金给《火星救援》贡献了票房。


可惜在《火星救援》之后,雷德利没能照单复制这次的成功。去年他回归《异形》系列继续一本正经的谈生命谈存在,于是《异形:契约》票房遭遇滑铁卢,拍续集已被归入有生之年清单。


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如今的卢卡斯影业宠儿莱恩·约翰逊身上。2012年他拍摄的时间旅行题材《环形使者》备受业界追捧,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3%,却仅收回 6650万美元的票房数字。对比去年约翰逊拍摄《星球大战:最后的绝地武士》的票房热度,可谓天壤之别。

上一篇:《狂暴巨兽》破4亿继续领跑单日票房 《头号玩家》破12亿 下一篇:2018.4.9-4.15内地票房排行榜
看巴士 m.kan84.tv